3721游戏
首页 > 成语分类 >言字开头的成语

言字开头的成语

 
言必信,行必果
yán bì xìn,xíng bì guǒ
信:守信用;果:果断,坚决。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。”
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,从来是~。
言必有据
yán bì yǒu jù
言:说话;据:依据。说话一定要有根据。
鲁迅《<故事新编>序言》:“对于历史小说,则以为博考文献,言必有据者,纵使有人讥为'教授小说',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。”
言必有物
yán bì yǒu wù
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
清·方苞《进〈四书〉〈文选〉表》:“故凡所录取,皆以发明义理,清真古雅,言必有物为宗。”
言必有中
yán bì yǒu zhòng
中:正对上。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。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”
言不达意
yán bù dá yì
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亦作“言不逮意”。
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二·思明》:“以译者言不达意,复为书晓之。”
言不逮意
yán bù dǎi yì
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同“言不达意”。
宋·程颐《与吕大临论中书》:“窃恐辞命不明,言不逮意,致高明或未深喻,辄露所见,求益左右。”
言不二价
yán bù èr jià
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。同“言无二价”。
艾芜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:“货在商人店里,贵得如同宝贝,真是言不二价的。”
言不顾行
yán bù gù xíng
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。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。”
但无论怎样,由这儿又可以看出,申子这个人是怎样的~。 ★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前期法家的批判》
言不及行
yán bù jí xíng
指言行不一。
明·薛瑄《薛子道论》:“言不及行,可耻之甚,非特发于口谓之言,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。”
言不及义
yán bù jí yì
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净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正经的。
《论语·魏灵公》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”
真所谓“~”,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四回
言不尽意
yán bù jìn yì
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常用于书信末尾,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。
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病中作词一阙,调寄《菩萨蛮》,奉上文郎云杰翰座,谨望挽回春色。词不尽言,~。 ★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三折
言不由中
yán bù yóu zhōng
指心口不一致。同“言不由衷”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实相告:此言不由中,转瞬即去,便受夏楚,不能复忆之也。”
言不由衷
yán bù yóu zhōng
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 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旋复下一通令,洋洋洒洒,约一二千言,小子因他~,不愿详录。 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十八回
言出法随
yán chū fǎ suí
言:这里指法令或命令;法:法律。话一说出口,法律就跟在后面。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,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。
毛泽东《陕甘宁边区政府、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》:“倘有不法之徒,胆敢阴谋捣乱,本府本处言出法随,勿谓言之不预。”
言出祸从
yán chū huò cóng
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
《后汉书·宦者传论》:“虽忠良怀愤,时或愤发,而言出祸从,旋见拏戮。”
言出祸随
yán chū huò suí
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同“言出祸从”。
《明史·邹智传》:“吾非不欲言,言出则祸随,其谁吾听?”
言传身教
yán chuán shēn jiào
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;身教:以行动示范。既用言语来教导,又用行动来示范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。
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
言从计纳
yán cóng jì nà
讲的话、出的主意,都听从采纳。
汉·蔡邕《司空临晋侯杨公碑》:“及其所以匡辅本朝,忠言嘉谋,造膝危辞,当事而行,言从计纳。”
言从计听
yán cóng jì tīng
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
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贿权》:“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,这就里机关不易言。”
言从计行
yán cóng jì xíng
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行计从”。
《新唐书·李德裕传》:“武宗知而能任之,言从计行。”
李德裕相武宗,~。 ★宋·洪迈《容斋五笔·李德裕论命令》
言颠语倒
yán diān yǔ dǎo
说话颠三倒四。
《群音类选·〈绣襦记·蝎蛇炽恶〉》:“他是老年人,言颠语倒,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。”
言多必失
yán duō bì shī
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。
《鬼谷子·本经符》: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。”
言多伤行
yán duō shāng xíng
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
元·关汉卿《金钱池》第三折:“不是我把不定,无记性,言多伤行。”
言多伤幸
yán duō shāng xìng
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
元·石德玉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问言多伤幸,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。”
言多伤倖
yán duō shāng xìng
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

言而不信
yán ér bù xìn
说话不讲信用。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施而不仁,言而不信,怒而不威,是以外貌为之者也。”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
yán ér wú wén,xíng zhī bù yuǎn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
北周·庚信《燕射歌辞·角调曲》:“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;义而无立,勤则无成。”
言而无信
yán ér wú xìn
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
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。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老孙若不与你,恐人说我~。 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一回
言而有信
yán ér yǒu xìn
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则要你~,休担阁了少年人。 ★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三折
言发祸随
yán fā huò suí
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同“言出祸从”。
唐·陆贽《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》:“其如言发祸随,求之以情既无端,验之以迹又无兆,宜蒙昭恕,理在不疑。”
言方行圆
yán fāng xíng yuán
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。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交际》:“凡今之人,言方行圆,口正心邪。”
言芳行洁
yán fāng xíng jié
指言行高洁。
清·方文《赠别周颖侯》诗:“言芳行洁师古人,白玉不肯污纤尘。”
言高语低
yán gāo yǔ dī
说话不知轻重,没有分寸。
元·郑廷玉《金凤钗》第三折:“店小二云:‘小人早晚言高语低,耽待些儿。’”
言寡尤,行寡悔
yán guǎ yóu,xíng guǎ huǐ
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。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
言归和好
yán guī hé hǎo
指彼此重新和好。同“言归于好”。
《清史稿·世祖纪一》:“昔之疆场用兵,本冀言归和好。不幸寇凶极祸,明祚永终。”
言归于好
yán guī yú hǎo
言:句首助词,无义。指彼此重新和好。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凡我同盟之人,既盟之后,言归于好。”
奉教撤兵,~。 ★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回
言归正传
yán guī zhèng zhuàn
正传:正题或本题。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。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。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如今说书的‘从旁指点桃源路,引得渔郎来问津’,算通前彻后交待明白了,然后这再言归正传。”
现在我们~,集中讨论这件事,发言要围绕中心。
言过其实
yán guò qí shí
实:实际。原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。后也指话说得过分,超过了实际情况。
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”
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,你好知道我不是~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
言和意顺
yán hé yì shùn
言语和顺,情意相谐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真是言和意顺,似漆如胶。”又第九十八回:“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,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。”
言简义丰
yán jiǎn yì fēng
语言简练,含意丰富。
元·德异《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〉序》:“夫《坛经》者,言简义丰,理明事备,具足诸佛无量法门。”
言简意该
yán jiǎn yì gāi
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。同“言简意赅”。
清·崔述《读风偶识》卷一:“夫《论语》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,若《关雎》、《思无邪》章,诵《诗三百》以及《兴观群怨》、《周南》等章,莫不言简意该,义深词洁。”
言简意赅
yán jiǎn yì gāi
赅:完备。话不多,但意思都有了。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。

我们作文应该言简意赅,不要拖泥带水。
言简意少
yán jiǎn yì shǎo
简:简练。语言简洁,内容贫乏。

写文章要言简意赅,但并不是言简意少。
言简意深
yán jiǎn yì shēn
言辞简练,含意深刻。
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陆放翁诗》:“不在乎奇险诘曲,惊人耳目,而在乎言简意深,一语胜人千百。”
词语虽然粗俗,笔气极其纵横,而且~,包括不遗。 ★《三侠五义》第四一回
言近意远
yán jìn yì yuǎn
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同“言近旨远”。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二:“所谓言近意远,合《三百篇》之旨也。”
言近旨远
yán jìn zhǐ yuǎn
旨:意思。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
其书阐发孔、孟大旨,殚尽心力,折衷旧解,~,文简义明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八回
言近指远
yán jìn zhǐ yuǎn
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同“言近旨远”。
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孙奭疏:“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,乃为善言者也。”
其~,词坦义明,诵者各有所获。 ★元·宗宝《〈坛经〉跋》
言来语去
yán lái yǔ qù
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,彼此应对。
元·曾瑞《留鞋记》第一折:“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,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。”
~闲谈笑,二更鼓罢又三更。 ★《天雨花》第二六回
言类悬河
yán lèi xuán hé
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
南朝·齐·王僧虔《诫子书》:“郭象言类悬河,不自劳苦,何由至此。”
言论风生
yán lùn fēng shēng
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,气氛活跃。
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赵李二生》:“[书生]邀入坐,言论风生。”
言气卑弱
yan qi bei ruo
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。

言清行浊
yán qīng xíng zhuó
清:清高;浊:浑浊,指低下。说的是清白好话,十的是污浊坏事。形容人言行不一。
唐·李虚中《命书》卷中:“言轻行浊,执不通变。”
余观世人恒无真志,要不过落在委靡浑浊之中,是故口是心非,~。 ★明·李贽《焚书·书答·失言三首》
言人人殊
yán rén rén shū
殊:不同。说的话个个不同。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。
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,如齐故诸儒以百数,言人人殊。参未知所定。”
然此辈执术疏,谋生急,信口欺诈,~,甚至徒毁其师,子讥其父,各持己见,彼此相非。 ★清·黄钧宰《金壶七墨·堪舆》
言若悬河
yán ruò xuán hé
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同“言类悬河”。
《北史·裴蕴传》:“蕴亦机辩,所论法理,言若悬河,或重或轻,皆由其口,剖析明敏,时人不能致诘。”参见“口若悬河”。
言三语四
yán sān yǔ sì
言、语:说、讲。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小生欲待要不去,悬心挂意,怎生撇得?欲待要去呵,又惹的人言三语四,使人惶恐,好两难也呵!”
言十妄九
yán shí wàng jiǔ
形容说话虚妄不实。
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三折:“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,村棒棒呼幺喝六。”
言是人非
yán shì rén fēi
指言论无可非议,但为人不可取。
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宋纪·太祖》:“徐铉、张洎言是人非。”
言谈举止
yán tán jǔ zhǐ
人的言语、举动、行为。
清·黄宗羲《陈母沈孺人墓志铭》:“其言谈举止,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。”
她又长得好看,身子单薄,~非常斯文。 ★刘绍棠《蒲柳人家》
言谈林薮
yán tán lín sǒu
林薮:人或物聚集的地方。指关于谈论的人。
《晋书·裴秀传》:“乐广尝与頠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辞论丰博,广笑而不言。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。”
言提其耳
yán tí qí ěr
揪着他耳朵。指恳切地教诲。言,助词。
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郑玄笺:“我非但对面语之,亲提其耳。此言以教道之,孰不可启觉。”
故丁宁周至,~,每事指斥,不尚浮辞。 ★北魏·贾思勰《〈齐民要术〉序》
言听计从
yán tīng jì cóng
听:听从。什么话都听从,什么主意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
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,几几乎是~的。 ★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北伐途次》二十六
言听计行
yán tīng jì xíng
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
《新唐书·魏知古卢怀慎传赞》:“观玄宗开元时,厉精求治,元老魁旧,动所尊惮,故姚元崇、宋璟言听计行,力不难而功已成。”
言听计用
yán tīng jì yòng
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
多蒙丞相顾爱,累授迁除,~。 ★明·无名氏《五马破曹》楔子
言听谋决
yán tīng móu jué
指说的话听从照办,出的主意决定实行。
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:“绎堂制府以为能,言听谋决。”
言听事行
yán tīng shì xíng
指说话能听从,事情能执行。
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言听事行,则如师徒之势。”
言听行从
yán tīng xíng cóng
指说话、做事有人听从。形容威望很高。
《鹖冠子·道端》:“圣人之功,定制于冥冥,求至欲得,言听行从,近亲远附,明达四通。”
言外之味
yán wài zhī wèi
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
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二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落第二手。”
言外之意
yán wài zhī yì
指有这个意思,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。
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必能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,然后为至矣。”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,句中有力而纡余,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间有一二不尽之言,~,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,是他一枝一节好处。 ★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》
言为心声
yán wéi xīn shēng
言语是思想的反映,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。
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
~,从一个人平时的言谈之中,就可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。
言文行远
yán wén xíng yuǎn
言辞有文采,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。
明·张溥《〈壬申文选〉序》:“言文行远,国家赖之。”参见“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
言无不尽
yán wú bù jìn
把内心的话说尽,毫不保留。
《北齐书·高德政传》:“德政与帝旧相昵爱,言无不尽。”
故情无不通,~。 ★宋·司马光《乞改求谏诏书札子》
言无二价
yán wú èr jià
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。
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
言无伦次
yán wú lún cì
语言杂乱无章。
明·李开先《亡妻张宜人散传》:“言无伦次,事无统纪。”参见“语无伦次”。
言笑不苟
yán xiào bù gǒu
不随便谈笑。形容态度严肃庄重。同“不苟言笑”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妙观变以师道自尊,妆模做样,尽自矜持,言笑不苟。”
又闻美国学童,跬步必肃,~。 ★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论幼学》
言笑晏晏
yán xiào yàn yàn
说说笑笑,和柔温顺。
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”毛传:“晏晏,和柔也。”
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,青衣黄头亦十数人,步月徐来,~。 ★唐·任蕃《梦游录·独孤遐叔》
言笑自如
yán xiào zì rú
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
清·方苞《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》:“群夷纵火,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,火光烛天。公言笑自如,日夜为守战计,贼不敢逼。”
言笑自若
yán xiào zì ruò
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
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于盘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其后修贬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
祭毕,即除去孝服,沐浴薰香,浓妆艳裹,~。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八回
言信行果
yán xìn xíng guǒ
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
梁启超《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·发端及其略传》:“正直谨严,言信行果。”
言行抱一
yán xíng bào yī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汉·贾谊《新书·道述》:“言行抱一谓之贞,反贞为伪。”
言行不贰
yán xíng bù èr
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《晋书·孝友传·许孜》:“至性孝友,立节清峻,与物恭让,言行不贰。”
言行不符
yán xíng bù fú
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《逸周书·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,始终相悖。”
无论怎样~,名实不副,前后矛盾……经过若干时候,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。 ★鲁迅《十四年的“读经”》
言行不一
yán xíng bù yī
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

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,不可言行不一。
言行计从
yán xíng jì cóng
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。形容深被信任。
《宋史·司马光传》:“光自见言行计从,欲以身徇社稷。”
言行若一
yán xíng ruò yī
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指人表里如一。
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田稷母》:“非义之事不计于心,非理之利不入于家,言行若一,情貌相副。”
言行相悖
yán xíng xiāng bèi
说话和行动不一致,互相矛盾。

与人相交贵在诚信,若经常~,出尔反尔,将难以取信于人。
言行相符
yán xíng xiāng fú
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
南朝·梁简文帝《与刘孝仪令》:“言行相符,始终如一。”
臣时见其所行,信谓~,忠清内发。 ★《魏书·李彪传》
言行相副
yán xíng xiāng fù
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同“言行相符”。
《论语·宪问》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宋·邢昺疏:“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。”
言行相顾
yán xíng xiāng gù
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
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言行相顾,慎终犹始。”
君子~,若言过其行,谓有言而行不副,君子所耻也。 ★《论语·宪问》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宋·邢昺疏
言行相诡
yán xíng xiāng guǐ
诡:违反,违背。说的和做的相违背。指言行不一。
《吕氏春秋·淫辞》:“言行相诡,不祥莫大焉。”
言行信果
yán xíng xìn guǒ
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
郭沫若《沁园春·祝中日恢复邦交》词:“从今后,望言行信果,和睦万邦。”
言行一致
yán xíng yī zhì
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
郭沫若《屈原》第四幕:“我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,事实具在,我虽死不移。”
言扬行举
yán yáng xíng jǔ
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。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,或以德进,或以事举,或以言扬。”
言犹在耳
yán yóu zài ěr
犹:还。说的话还在耳边。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
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。”
~,忠岂忘心。 ★唐·骆宾王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
言有尽而意无穷
yán yǒu jìn ér yì wú qióng
指诗文含义深刻,令人品味不尽。
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盛唐诸人惟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故其妙处,透彻玲珑,不可凑泊,如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镜中之象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”
言与心违
yán yǔ xīn wéi
言语与心意相违背。
《吴子·图国》:“臣以见占隐,以往察来,主君何言与心违?”
苟非其人,必将有~之病。 ★清·阎尔梅《〈泊水斋诗〉序》
言语道断
yán yǔ dào duàn
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《缨珞经》:“言语道断,心行所灭。”
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,本已~,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。 ★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“死地”》
言语路绝
yán yǔ lù jué
犹言言语道断。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
言语妙天下
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
形容言语非常精妙。
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”
言约旨远
yán yuē zhǐ yuǎn
言辞简练,含意深远。
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一七引晋·郭澄之《郭子》:“言各有隔而不通处,张忽遥于末坐判之,言约旨远,便足以畅彼我之怀。”
全信~,博大精深,像一盏灿烂的明灯,照亮了诗歌和整个文艺创作发展的道路。《诗刊》1978年第4期
言者不知
yán zhě bù zhī
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
《老子》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河上公注:“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驷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”一本作“言者弗知”。
~知者默,此语吾闻于老君。 ★唐·白居易《读〈老子〉》诗
言者弗知
yán zhě fú zhī
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同“言者不知”。
《老子》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河上公注:“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驷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”一本作“言者弗知”。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
yán zhě wú zuì,wén zhě zú jiè
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
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·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对待批评的态度,应该是~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言者谆谆,听者藐藐
yán zhě zhūn zhūn,tīng zhě miǎo miǎo
谆谆:教诲不倦的样子;藐藐:疏远的样子。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形容徒费口舌。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诲而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
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
yán zhī bù wén,xíng zhī bù yuǎn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。
宋·陆游《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》:“黼黻圣猷,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;甄陶士类,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。“
言之不预
yán zhī bù yù
没有预先说明。
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七: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,‘勿谓言之不预也’。”
否则同人当以非常手段对付,勿谓~也。 ★巴金《寒夜》二八
言之成理
yán zhī chéng lǐ
之:代词,指所说的话。话说得有一定道理。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虽然仁人们未必肯用,但我还可以~。 ★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
言之过甚
yán zhī guò shèn
话说得太过头了。
茅盾《追求》四:“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。但是,空穴来风,仲翁,你也是太登多了。以后总得注意。”
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
yán zhī wú wén,xíng ér bù yuǎn
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曰:‘志有之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不言谁知其志?言而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
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
yán zhī wú wén,xíng zhī bù yuǎn
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《志》有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不言,谁知其志?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’”
今人徙知‘~’,而不知言之无物,又何用文为乎? ★胡適《文学改良刍议》
言之无物
yán zhī wú wù
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,没有实际内容。
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,是必须停止的。”
言之有故
yán zhī yǒu gù
所说的话有根据。同“言之成理”。
清·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六》:“其言之有故,其持之成理,上傅会乎经义,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,君子所深恶也。”
言之有礼
yán zhī yǒu lǐ
说的话有道理。

言之有理
yán zhī yǒu lǐ
说的话有道理。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陈老道:‘言之有理。’”
言之有物
yán zhī yǒu wù
物:内容。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。
《周易·家人》:“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”
惟首两句笼罩全篇,末句总结大意,不必~。 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回
言之有序
yán zhī yǒu xù
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。
《周易·艮》:“言有序,悔亡。”
这篇文章~。
言之凿凿
yán zhī záo záo
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”
言之谆谆,听之藐藐
yán zhī zhūn zhūn,tīng zhī miǎo miǎo
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
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诲而谆谆,听我藐藐。”
言中事隐
yán zhōng shì yǐn
指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,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。
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其言曲而中,其事肆而隐。”
言重九鼎
yán zhòng jiǔ dǐng
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宋·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十五:“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,今又重之以权位,故其一言之出,则九鼎不足为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