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尘马迹
chē zhén mǎ jì
指车马行过的痕迹。
宋·朱熹《卧龙庵记》:“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,而又幸其深阻敻绝,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。”
车尘马足
chē chén mǎ zú
①指车马奔波。亦喻人世俗事。②指代车骑。敬称对方时亦用之。
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,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。”
一旦别去,何时复望~邪? ★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李林甫秦桧》
车驰马骤
chē chí mǎ zhòu
形容车马奔驰迅猛。
清·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走马灯》:“走马灯者,剪纸为轮,以烛嘘之,则车驰马骤,团团不休,烛灭则顿止矣。”
敌寨不及防备,猛被元兵攻入,~,扫了一个精光。 ★蔡东藩《元史通俗演义》第五七回
车怠马烦
chē dài mǎ fán
车危且马疲。形容旅途困乏。怠:通“殆”。同“车殆马烦”。
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词》之一:“车怠马烦客忘归,兰膏明烛承夜辉。”
车殆马烦
chē dài mǎ fán
殆:通“怠”,疲乏;烦:烦躁。形容旅途劳顿。
三国·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”
至黄昏乃归,~,不胜困惫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
车烦马毙
chē fán mǎ bì
形容旅途劳顿困乏。
明·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你看白日西弛,黄河东逝,车烦马毙,前驱不行,不免在此假宿一宵,多少是好。”
车击舟连
chē jī zhōu lián
车相撞,船相连。极言车船之多。
唐·柳宗元《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》:“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,督食饶给,车击舟连。”
车笠之盟
chē lì zhī méng
笠:斗笠。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。
晋·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车揖;我步行,君乘马,他日相逢君当下。”
车马辐辏
chē mǎ fú còu
辐辏: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。指车马集聚拥挤。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两旁歧途曲巷中,有无数的车马辐辏,冠盖飞扬,人往人来,十分热闹。”
车马骈阗
chē mǎ pián tián
车马聚集很多。形容非常热闹。
唐·杨炯《晦日药园诗序》:“衣冠杂沓,出城阙面盘游;车马骈阗,俯河滨而帐饮。”
游人尽欢,见~往还。 ★《群英类选·〈八义记·公主赏灯〉》
车马填门
chē mǎ tián mén
车子充满门庭,比喻宾客很多。同“车马盈门”。
《北史·拓跋深传》:“是故馀人摄选,车马填门;及臣居边,宾游罕至。”
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,闹闹穰穰,~,貂蝉满座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五回
车马盈门
chē mǎ yíng mén
车子充满门庭,比喻宾客很多。
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但得个车马盈门,这便是钱龙人家。”
从前黄道台才过班的时候,那一天不是~,还有多少人要见不得见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回
车水马龙
chē shuǐ mǎ lóng
车象流水,马象游龙。形容来往车马很多,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。
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。”
花天酒地,闹个不休,~,日无暇晷。 ★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
车填马隘
chē tián mǎ ài
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。形容宾客众多。
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相教女》:“棨戟门前,平沙堤上,何事车填马隘?”
车无退表
chē wú tuì biǎo
兵车无后退的标志。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。
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张侯御曰:‘三军之心在此车也,其耳目在于旗鼓。车无退表,鼓无退声。’”
面对强敌的威胁,三军将士庄严得向军旗宣誓: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我全军将士~,严阵以待。”
车载船装
chē zǎi chuán zhuāng
形容数量很多。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‘啊呀!’瞎眼舅爷大吃一惊,‘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?你娘母子的票子,车载船装哩?’”
车载斗量
chē zài dǒu liáng
载:装载。用车载,用斗量。形容数量很多,不足为奇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如臣之比,车载斗量,不可胜数。”
举人、进士、我和表兄两家~,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。 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
车在马前
chē zài mǎ qián
大马拖车在前,马驹系在车后,这样,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。比喻学习任何事物,只要有人指导,就容易学会。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”
车辙马迹
chē zhé mǎ jì
指车马行过的痕迹。
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昔穆王欲肆其心,周行天下,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。”
飘风冻雨,聊窃比于先驱;~,遂周行于天下。 ★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